多发性骨髓瘤可能引起肌肉痛,该症状属于疾病进展期的表现之一。多发性骨髓瘤引发的肌肉痛通常与骨质破坏、淀粉样变性、高钙血症或周围神经病变等因素相关。
1、骨质破坏肿瘤细胞侵蚀骨骼导致溶骨性病变,释放炎症因子刺激肌肉附着点引发疼痛。治疗需针对原发病使用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靶向药物,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塞来昔布缓解。
2、淀粉样变性异常蛋白沉积在肌肉组织导致机械性压迫和缺血性疼痛。需通过血清游离轻链检测确诊,治疗采用环磷酰胺联合地塞米松方案。
3、高钙血症肿瘤相关的高钙血症可引起肌肉兴奋性异常和痉挛性疼痛。需静脉输注帕米膦酸二钠降钙,同时加强水化治疗。
4、周围神经病变单克隆蛋白对神经的毒性作用可表现为放射性肌肉痛。营养神经治疗可选用甲钴胺,严重时需调整化疗方案。
出现不明原因肌肉痛伴乏力、骨折等症状时,建议尽早就诊血液科完善免疫固定电泳等检查。日常需注意补充维生素D及适度低强度运动维持肌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