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栓塞与脑血栓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栓子来源及临床表现。脑栓塞由心脏或血管脱落的栓子阻塞脑动脉引起,脑血栓则是脑动脉局部血栓形成导致。两者在起病速度、基础疾病、影像学表现等方面存在差异。
1、发病机制:
脑栓塞是外来栓子随血流阻塞脑动脉,栓子多来源于心脏疾病如房颤、瓣膜病,或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脑血栓属于原位血栓形成,因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2、起病特点:
脑栓塞起病急骤,症状常在数秒内达高峰,多无前驱症状。脑血栓起病相对缓慢,症状呈阶梯式进展,部分患者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先兆。
3、基础疾病:
脑栓塞患者多合并心脏疾病如房颤、心肌梗死、感染性心内膜炎等。脑血栓患者常见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动脉硬化危险因素。
4、影像学表现:
脑栓塞CT/MRI显示梗死灶与动脉供血区一致,可见多发性梗死。脑血栓多表现为单一动脉供血区梗死,可见血管狭窄或闭塞征象。
5、治疗侧重:
脑栓塞需重点治疗原发心脏病,预防栓子再脱落,常用抗凝药物。脑血栓侧重改善脑循环,稳定动脉斑块,多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预防方面需针对性控制危险因素,脑栓塞患者应规律服用抗凝药并监测凝血功能,脑血栓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饮食建议低盐低脂,增加深海鱼类摄入,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出现言语障碍、肢体无力等卒中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发病4.5小时内可考虑静脉溶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