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破了流血通常不代表快好了,可能是病情加重的表现。痔疮破裂出血多与排便摩擦、静脉曲张加重等因素有关,需及时干预防止感染或贫血。
痔疮破裂后出血常见于内痔黏膜破损或外痔血栓形成,血液多呈鲜红色且与粪便分离。此时局部血管暴露,受粪便摩擦或腹压增加时会反复出血,可能伴随肛门坠胀、疼痛。轻微出血可通过温水坐浴、外用痔疮膏缓解,但持续出血会导致失血性贫血,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若出血量较大或呈喷射状,可能提示痔核动脉破裂,血液颜色较深且难以自止。这种情况容易继发肛周感染,形成脓肿或引发剧烈疼痛,需通过硬化剂注射、套扎术等医疗手段止血。长期慢性出血还可能掩盖直肠息肉、肿瘤等严重疾病。
痔疮患者应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增加燕麦、西蓝花等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摄入。避免久坐久站,排便时不超过5分钟,便后可用温水清洁肛门。出血期间禁食辛辣刺激食物,若出血持续3天未缓解或出现心慌、面色苍白,须立即就医进行肛门镜和血常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