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引发心血管异常、代谢紊乱、神经系统损害、生育功能障碍及生长发育障碍等多系统危害。甲减的危害主要有代谢率下降导致体重异常增加、血脂异常升高诱发动脉硬化、心肌收缩力减弱引发心力衰竭、认知功能减退增加痴呆风险、女性月经紊乱及不孕等。
1、心血管异常甲状腺激素不足会降低心肌细胞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导致心率减慢和心输出量减少。长期未控制的甲减可能引发舒张期高血压、心包积液和动脉粥样硬化,严重时可出现黏液性水肿性心脏病。部分患者会出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加速冠状动脉斑块形成。
2、代谢紊乱基础代谢率下降使患者出现怕冷、体重增加等症状,同时伴随胡萝卜素血症引起的皮肤黄染。肝糖原分解减少可能导致反应性低血糖,骨骼肌对葡萄糖摄取能力下降会加重胰岛素抵抗。脂肪分解减少与胆固醇代谢障碍共同导致高甘油三酯血症。
3、神经系统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合成障碍可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严重者出现抑郁或小脑性共济失调。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引发手脚麻木刺痛感,部分患者出现腕管综合征。婴幼儿期发病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智力低下和聋哑症。
4、生育功能障碍女性患者常见月经量增多或闭经,黄体功能不足导致不孕或早期流产。男性可能出现性欲减退和精子活力下降。妊娠期甲减会增加妊娠高血压、胎盘早剥和胎儿神经发育迟缓的风险,建议孕前筛查甲状腺功能。
5、生长发育障碍儿童期发病会导致骨骼成熟延迟和生长停滞,典型表现为身材矮小和骨龄落后。青春期延迟和第二性征发育不良较常见,可能伴随智力发育迟滞。新生儿筛查发现的先天性甲减需在出生后2周内开始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甲减患者需定期监测促甲状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素水平,保持均衡饮食并适当补充硒元素。避免过量摄入十字花科蔬菜和大豆制品,规律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出现嗜睡、水肿加重等表现时应及时复查甲状腺功能,冬季注意保暖防止低温昏迷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