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后感染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清宫手术、物理治疗、中药调理、加强护理等方式处理。流产后感染通常由手术操作不当、术后护理不足、免疫力低下、细菌感染、原有妇科疾病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流产后感染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头孢克肟分散片适用于革兰阴性菌感染,阿莫西林胶囊对链球菌敏感,甲硝唑片针对厌氧菌感染。用药期间需观察体温及分泌物变化,禁止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2、清宫手术当宫腔残留组织合并感染时需行清宫术,包括超声引导下清宫和宫腔镜清宫两种方式。手术可清除坏死组织及感染源,术后需配合抗感染治疗。该操作可能引起宫腔粘连风险,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
3、物理治疗下腹部超短波治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红外线照射可缓解盆腔疼痛,每日治疗时间控制在二十分钟以内。物理治疗期间应监测体温,如出现高热需立即停止。
4、中药调理中药汤剂可选用生化汤加减,含当归、川芎、桃仁等成分帮助化瘀排毒。中成药如妇科千金片具有清热除湿功效,金刚藤胶囊能缓解盆腔炎性包块。服用中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需与西药间隔两小时服用。
5、加强护理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勤换消毒卫生巾。术后一个月内禁止盆浴及性生活,保持外阴干燥透气。观察阴道出血量及性状,如出现脓性分泌物或持续发热需复诊。
流产后感染患者应卧床休息三至五天,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鱼肉、蒸蛋、小米粥等,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两周后复查血常规及B超。注意心理疏导,可通过正念训练缓解焦虑情绪。术后三个月内需严格避孕,推荐使用避孕套避免重复宫腔操作。如出现腰酸腹痛加重或异常阴道流血,应立即前往妇科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