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穿孔的典型症状包括突发耳痛减轻、听力下降、耳鸣及耳道溢液,可能由外伤、感染或气压损伤引起。耳膜穿孔的感觉主要有耳内闷胀感、听力异常、耳痛变化、耳鸣干扰、耳道渗液五种表现。
一、耳内闷胀感耳膜穿孔后患者常自觉耳部堵塞感,类似游泳进水后的不适。穿孔导致中耳气压失衡,影响耳膜振动功能,这种闷胀感在乘坐飞机或潜水时可能加重。部分患者会不自主做吞咽动作试图缓解,但效果有限。
二、听力异常穿孔导致声波传导障碍,多表现为传导性听力下降,听声音像隔着一层膜。小穿孔可能仅对低频声音敏感度降低,大范围穿孔则影响全频段听力。个别患者会出现听觉过敏现象,对特定频率声音异常敏感。
三、耳痛变化急性中耳炎导致的穿孔往往伴随剧烈耳痛突然减轻,因脓液排出降低鼓室压力。外伤性穿孔初期疼痛明显,随后转为持续性钝痛。疼痛程度与穿孔大小无直接关联,但可能提示是否合并感染。
四、耳鸣干扰约六成患者会出现蝉鸣样或嗡嗡声耳鸣,可能与内耳淋巴液振动异常有关。这种耳鸣在安静环境尤为明显,部分患者描述为耳朵里有心跳声,严重时可影响睡眠和注意力集中。
五、耳道渗液感染性穿孔常见淡黄色脓液或血性分泌物,外伤性穿孔可能流出清亮液体。渗液量多时会主动外溢,量少时仅在掏耳时发现。渗液伴有臭味可能提示胆脂瘤形成,需特别警惕。
耳膜穿孔后应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淋浴时进水。不要自行掏耳或向耳内滴药,禁用棉签等物品堵塞耳道。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耳塞防护,减少噪音刺激。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锌元素促进黏膜修复。若出现发热、眩晕或面瘫等表现须立即就医,多数小型穿孔可在2-3周自愈,较大穿孔可能需要手术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