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广基息肉不一定是恶性,其性质需通过病理检查确定。治疗方式包括内镜下切除、手术切除及定期随访,具体选择取决于息肉的大小、形态及病理结果。
1、广基息肉的性质需通过病理检查确定。广基息肉是指基底较宽的息肉,形态上可能与恶性病变相似,但并非所有广基息肉都是恶性。病理检查是判断息肉性质的金标准,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可以明确是否为恶性或癌前病变。
2、内镜下切除是广基息肉的常见治疗方式。对于较小的广基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是常用的微创治疗方法。EMR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息肉,通过注射生理盐水将息肉抬起后切除;ESD适用于较大或形态复杂的息肉,通过逐层剥离黏膜完整切除息肉。
3、手术切除适用于较大或疑似恶性的广基息肉。对于直径大于2厘米、形态不规则或病理检查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息肉,可能需要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具体选择取决于息肉的位置和患者的整体情况。
4、定期随访是广基息肉管理的重要环节。即使息肉被切除,患者仍需定期进行肠镜检查,以监测是否有复发或新发息肉。随访频率根据息肉的病理结果和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通常建议每1-3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广基息肉的性质需通过病理检查确定,治疗方式包括内镜下切除、手术切除及定期随访,具体选择取决于息肉的大小、形态及病理结果。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并定期随访以降低恶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