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慢性腹泻和急性腹泻的主要区别在于持续时间、病因和症状严重程度。急性腹泻通常持续数天至两周,多由感染、食物中毒或药物反应引起;慢性腹泻则持续超过四周,可能与肠道疾病、食物不耐受或慢性疾病相关。
1、急性腹泻的症状
急性腹泻起病急,症状明显,常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和发热。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呈水样或稀便,可能带有黏液或血丝。常见病因包括病毒(如诺如病毒)、细菌(如沙门氏菌)或寄生虫感染,以及食物中毒或药物副作用。治疗上,轻度腹泻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严重感染需使用抗生素或抗寄生虫药物,如阿莫西林、甲硝唑等。饮食上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香蕉和苹果泥。
2、慢性腹泻的症状
慢性腹泻持续时间长,症状可能时轻时重,常伴有体重下降、疲劳和营养不良。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可能呈稀便或脂肪便,部分患者会出现腹痛或腹胀。常见病因包括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乳糖不耐受或慢性胰腺炎。治疗上需针对病因,如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或通过饮食调整(如低FODMAP饮食)缓解肠易激综合征。饮食上建议避免高纤维、高脂肪食物,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产品。
3、就医建议
急性腹泻若伴随高热、严重脱水或血便,需立即就医;慢性腹泻若持续超过四周或伴有体重下降,应尽早就诊,进行粪便检查、肠镜或血液检测以明确病因。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腹泻,及时诊断和治疗是关键,避免病情加重或引发并发症。
慢性腹泻和急性腹泻的症状和病因不同,治疗方式也各有侧重。急性腹泻以对症治疗和预防脱水为主,慢性腹泻则需针对病因进行长期管理。无论哪种类型,及时就医和科学治疗都是恢复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