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尿频尿急尿痛可能由尿路感染、前列腺炎、膀胱过度活动症、泌尿系统结石、尿道狭窄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药物缓解症状、生活方式调整、物理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改善。
1、尿路感染:
细菌侵入尿道引发炎症反应,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典型表现为排尿灼热感伴随尿液浑浊,可能伴有发热。需进行尿常规及细菌培养确诊,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同时需增加水分摄入促进细菌排出。
2、前列腺炎:
前列腺组织炎症可压迫尿道,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除排尿异常外可能出现会阴部胀痛、性功能障碍。可能与久坐、饮酒等因素有关,确诊需进行直肠指检和前列腺液检查,治疗包括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等药物。
3、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逼尿肌异常收缩导致尿急症状,每日排尿次数可达10次以上。可能与神经系统调节异常有关,可通过膀胱训练改善症状,严重时需使用M受体拮抗剂类药物控制膀胱收缩。
4、泌尿系统结石:
结石刺激泌尿道上皮引发痉挛性疼痛,常见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疼痛常突然发作并向会阴部放射,可能伴随血尿。需通过超声或CT明确结石位置大小,5毫米以下结石可通过药物排石,较大结石需体外碎石或手术取石。
5、尿道狭窄:
尿道管腔变窄导致排尿困难,多由外伤或反复感染引起。表现为尿线变细、排尿时间延长,严重时可能出现尿潴留。可通过尿道造影确诊,轻度狭窄可行尿道扩张术,严重者需手术重建尿道。
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有助于稀释尿液浓度,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减少尿道刺激。建议穿着透气棉质内裤,避免长时间憋尿。可尝试盆底肌训练改善排尿控制能力,每次收缩肛门肌肉10秒后放松,每日练习3组每组10次。出现血尿、发热或腰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50岁以上男性建议每年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排尿后注意会阴部清洁,性生活前后及时排尿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