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小孩骨髓炎的症状包括发热、局部疼痛、红肿和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出现脓液排出或全身感染症状。骨髓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骨骼炎症,常见于儿童,需及时就医治疗。
1、发热
骨髓炎初期,孩子可能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升高至38℃以上。发热是身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如果孩子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尤其是伴随局部疼痛,应及时就医。
2、局部疼痛
骨髓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局部疼痛,通常集中在长骨的干骺端,如大腿骨、胫骨或肱骨。疼痛可能逐渐加重,尤其在夜间或活动时更为明显。孩子可能会拒绝触碰或移动患肢。
3、红肿和活动受限
感染部位的皮肤可能出现红肿、发热和触痛,局部组织因炎症反应而肿胀。孩子可能会因疼痛而减少活动,甚至完全拒绝使用患肢。如果红肿范围扩大或伴随皮肤破溃,需警惕感染扩散。
4、脓液排出或全身感染症状
在严重情况下,骨髓炎可能导致脓液积聚,形成脓肿,甚至通过皮肤破溃排出。此时,孩子可能出现寒战、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感染症状,提示病情加重,需立即就医。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抗生素是治疗骨髓炎的主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头孢类(如头孢曲松)、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和万古霉素。治疗周期通常为4-6周,需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用药。
2、手术治疗
对于脓肿形成或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清创。手术方式包括切开引流、清除坏死组织和植入抗生素骨水泥。术后需继续抗生素治疗。
3、支持治疗
保持患肢制动,避免过度活动,有助于减轻疼痛和促进愈合。营养支持也很重要,建议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和新鲜蔬果。
小孩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局部疼痛、红肿或活动受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必要的手术干预和全面的支持治疗,大多数孩子可以完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