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不严重的内痔确实可能导致便血,通常表现为排便时少量鲜红色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或厕纸上。内痔是肛门静脉丛扩张形成的软性肿块,轻度内痔可能因排便摩擦或压力增加而破裂出血。
1、内痔便血的原因
内痔便血的主要原因是肛门静脉丛压力增加,导致血管壁变薄或破裂。排便时,粪便摩擦内痔表面,可能引起轻微出血。长期便秘、久坐、饮食不规律等因素也会加重内痔症状,增加便血风险。
2、内痔便血的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
1. 使用痔疮膏或栓剂(如马应龙痔疮膏、复方角菜酸酯栓)缓解局部炎症和出血。
2. 口服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胶囊)帮助减少出血。
3. 使用润肠通便药物(如乳果糖)改善便秘,减少排便时对痔疮的刺激。
- 饮食调理:
1.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如燕麦、红薯、菠菜等。
2. 多喝水,保持肠道湿润,避免大便干硬。
3.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等,减少对肛门的刺激。
- 生活习惯调整:
1. 避免久坐久站,定时活动身体,促进血液循环。
2.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用力排便。
3. 保持肛门清洁,排便后用温水清洗,避免感染。
3、何时就医
如果便血持续不止、出血量较大或伴有剧烈疼痛,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检查,如肛门镜检查或肠镜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如肠息肉、肠癌)的可能性。对于反复发作的内痔,医生可能会建议微创手术(如硬化剂注射、橡皮圈结扎术)或传统手术切除。
不严重的内痔便血虽然常见,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及时就医是确保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