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肝硬化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和科学管理,确实有活过30年的可能。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监测,原因与肝硬化的病因、病情进展及并发症控制密切相关。
1、药物治疗是控制肝硬化的关键。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用于乙肝相关肝硬化,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利尿剂如螺内酯、呋塞米帮助缓解腹水;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卡维地洛降低门静脉压力,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2、生活方式调整对延缓病情进展至关重要。饮食上应低盐、低脂、高蛋白,避免酒精和刺激性食物;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有助于改善肝功能;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3、定期监测和早期干预是延长生存期的保障。每3-6个月进行肝功能、腹部超声、甲胎蛋白等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必要时考虑肝移植,这是终末期肝硬化的有效治疗手段。
4、病因治疗是根本。对于酒精性肝硬化,戒酒是首要措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需控制体重、改善代谢;自身免疫性肝硬化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5、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直接影响预后。预防感染,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出现腹水时限制钠盐摄入,必要时腹腔穿刺放液;肝性脑病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乳果糖等药物。
肝硬化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和长期管理,完全有可能实现长期生存。关键在于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定期随访和良好的自我管理,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医生密切配合,共同应对疾病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