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37周拉肚子通常不会直接影响胎儿健康,但需警惕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腹泻可能由饮食不当、肠道感染、激素变化、食物不耐受或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引起。
1、饮食不当:
孕期消化系统敏感,食用生冷、变质或高脂食物易刺激肠道。建议选择新鲜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街边摊贩食品。轻度腹泻可通过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症状持续需就医。
2、肠道感染: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可能导致水样便伴腹痛。感染性腹泻可能伴随低热,需检测粪便常规。治疗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为主,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等肠道黏膜保护剂。
3、激素变化:
孕晚期前列腺素水平升高会加速肠蠕动。这类生理性腹泻通常排便次数≤3次/日,无黏液脓血便。可通过少量多餐、食用蒸苹果等收敛性食物缓解,避免摄入乳糖含量高的食物。
4、食物不耐受:
部分孕妇会出现乳糖不耐受或麸质过敏。表现为进食特定食物后腹胀腹泻,停止摄入后症状缓解。建议记录饮食日记,必要时做食物不耐受检测。
5、药物影响:
补铁剂、抗生素或促宫颈成熟的药物可能引起腹泻。用药期间出现排便异常应及时告知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孕晚期腹泻期间需每日监测胎动,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可饮用淡盐糖水或米汤补充电解质。饮食选择低渣低纤维的白粥、面条等,避免豆类、牛奶等产气食物。如出现每小时排便超过3次、持续24小时未缓解、便中带血或黏液、胎动异常等情况,需立即前往产科急诊。临近预产期的腹泻可能是临产征兆之一,需结合宫缩情况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