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患者可能出现低烧或高烧,具体体温表现因人而异。新冠肺炎的发热特点主要有体温波动较大、发热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伴随寒战、退热药物效果差异、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新冠肺炎患者发热程度与个体免疫反应相关。部分患者表现为持续低烧,体温在37.3-38℃之间,这类情况多见于轻症患者或感染初期。低烧可能持续数日,通常不伴随明显畏寒症状,物理降温方法可能有效。另一些患者会出现39℃以上的高烧,常见于病情进展期或合并细菌感染时,往往伴随全身肌肉酸痛、头痛等全身症状,需要及时进行退热处理。
重症患者更易出现反复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且退烧药物效果可能不明显。部分老年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体温不升的反常现象。儿童患者发热程度通常较成人更为明显,起病时可能出现突发高热。不同新冠病毒变异株引起的发热特征也存在差异,有些毒株感染后发热症状较轻。
新冠肺炎患者出现发热症状时应注意休息,保持充足水分摄入。体温超过38.5℃可考虑物理降温,如使用退热贴、温水擦浴等。若高热持续不退或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患者可能出现低热反复,此时应注意营养补充和适度活动,避免过度劳累。日常应做好体温监测,记录发热规律,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