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需要通过穿刺桡动脉或股动脉插入导管,在X线引导下向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并拍摄影像。冠状动脉造影主要用于诊断冠心病、评估血管狭窄程度,操作流程包括术前准备、局部麻醉、导管置入、造影剂注射和影像分析。
冠状动脉造影通常在导管室进行,患者需平卧于检查台,医生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作为穿刺点。术前需进行碘过敏试验和凝血功能检查,确认无禁忌症后对穿刺部位消毒铺巾。穿刺点局部麻醉后,医生用穿刺针建立动脉通路,插入导丝并沿血管推送至主动脉根部。导管头端抵达冠状动脉开口后,通过高压注射器注入含碘造影剂,X线机快速连续拍摄影像记录血流动态。术中患者可能感到一过性发热或胸闷,属于正常反应。检查结束后拔出导管并压迫止血,桡动脉途径需加压包扎6-8小时,股动脉途径需平卧制动12-24小时。整个过程约需30-60分钟,辐射剂量相当于一次胸部CT扫描。
术后需密切监测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或血肿,观察肢体远端脉搏和皮肤温度。建议24小时内避免穿刺侧肢体用力,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冠状动脉造影属于微创检查,严重并发症概率较低,但可能出现血管损伤、造影剂肾病或过敏反应。检查结果可明确冠状动脉病变位置和程度,为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提供依据。日常应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定期复查血脂和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