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多数情况需紧急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仅适用于特定条件。处理方式主要有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开颅夹闭术、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预防再出血等措施。
1、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通过微创导管技术将弹簧圈填入动脉瘤腔内促使血栓形成,适用于瘤体形态规则且未合并严重血管痉挛的患者。该方式创伤小但存在弹簧圈压缩或移位风险,术后需定期复查脑血管造影。
2、开颅夹闭术:
直接暴露动脉瘤后用钛夹阻断瘤颈,适合位置表浅或形态复杂的动脉瘤。手术需考虑患者年龄及全身状况,术后可能出现脑水肿、感染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神经功能变化。
3、控制血压:
使用尼莫地平、乌拉地尔等药物维持收缩压在120-140毫米汞柱范围,避免血压波动导致再出血。血压管理需持续至动脉瘤得到确定性处理后,期间需每小时监测生命体征。
4、降低颅内压:
甘露醇、高渗盐水等脱水剂可缓解脑水肿,必要时行脑室引流术。需监测电解质平衡及肾功能,颅内压持续超过20毫米汞柱时需考虑手术减压。
5、预防再出血:
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咳嗽或情绪激动。早期使用氨基己酸等抗纤溶药物可降低48小时内再出血率,但可能增加脑积水风险。
患者需长期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适当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肢体功能训练,避免剧烈头部运动。术后6个月、12个月需复查CT血管成像,戒烟限酒并控制基础疾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时需立即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