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疼痛通常与结石移动刺激输尿管有关。疼痛机制主要涉及结石嵌顿、输尿管痉挛、黏膜损伤、尿液引流受阻及继发感染等因素。
1、结石移动刺激:
结石在输尿管内下行时,尖锐表面摩擦黏膜层,刺激痛觉神经末梢。输尿管管径仅2-3毫米,结石通过狭窄部位时易引发剧烈绞痛,疼痛常呈阵发性并沿输尿管走向放射。
2、平滑肌痉挛:
结石刺激导致输尿管平滑肌强烈收缩,试图通过蠕动排出异物。这种痉挛性收缩会使管腔内压力骤增,引发典型肾绞痛,疼痛程度与痉挛强度呈正相关。
3、尿流动力学改变:
结石造成输尿管部分或完全梗阻时,近端尿路内压升高。肾盂内压力超过40毫米汞柱即可激活伤害性感受器,这种机械性刺激通过内脏神经传导产生持续性钝痛。
4、黏膜炎症反应:
结石长期摩擦导致局部黏膜水肿、糜烂,释放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这些物质直接刺激神经末梢并增强痛觉敏感性,临床常见血尿伴随疼痛发作。
5、继发感染加重:
梗阻部位易滋生细菌,感染加重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感染性结石患者可能出现寒战高热,疼痛性质从绞痛转为持续性胀痛,提示需紧急医疗干预。
日常应注意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优先选择柠檬水等碱性饮品。减少草酸含量高的菠菜、竹笋摄入,适度跳跃运动有助于小结石排出。出现持续腰痛、发热或肉眼血尿时需立即就医,通过超声或CT明确结石位置及肾功能状况。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上段结石,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对中下段结石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