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低血糖时可通过立即进食含糖食物、调整饮食结构、监测血糖、遵医嘱用药、就医治疗等方式处理。低血糖通常由用药过量、饮食不足、运动过度、胰岛素瘤、肝肾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立即进食快速补充15-20克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可缓解症状,如4-6颗硬糖、150毫升含糖饮料或1勺蜂蜜。避免选择巧克力等高脂食物延缓升糖速度。进食后15分钟复测血糖,若仍低于3.9毫摩尔每升需重复补充。随身携带葡萄糖片可应急。
2、调整饮食规律三餐并搭配蛋白质与复合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配鸡蛋。两餐间添加坚果、酸奶等健康零食。避免空腹饮酒,酒精会抑制肝糖原分解。糖尿病患者需计算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必要时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食谱。
3、血糖监测使用血糖仪定期检测,尤其运动前后及夜间。记录发作时间、诱因与处理效果。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发现无症状性低血糖。血糖波动大者每日监测4-7次,稳定后可减少频次。注意试纸保存避免受潮失效。
4、药物调整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美脲片、格列齐特缓释片可能引发低血糖,需遵医嘱调整剂量。胰岛素注射后按时进餐,避免剂量错误。胰高血糖素鼻喷剂可用于严重低血糖急救。使用阿卡波糖片者需备用葡萄糖而非蔗糖纠正低血糖。
5、病因治疗反复发作需排查胰岛素瘤,通过CT或超声内镜定位后手术切除。肝衰竭患者需静脉输注葡萄糖并治疗原发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补充氢化可的松片。胃轻瘫患者改用短效胰岛素并少量多餐。
低血糖后24小时内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穿着医疗警示手环注明糖尿病信息。家属应学习胰高血糖素注射方法。长期反复发作可能导致认知功能损害,需定期评估神经系统。建立包含主治医生电话的应急联系卡,突发意识障碍时立即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