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电解质检查主要用于评估体内电解质平衡状态,帮助诊断和监测相关疾病。电解质包括钠、钾、钙、镁、氯等,它们在维持体液平衡、神经肌肉功能和酸碱平衡中起关键作用。电解质异常可能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意识障碍等严重问题,及时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1、钠离子异常:钠是维持体液平衡和血压的重要电解质。低钠血症可能由过度饮水、肾功能不全或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引起,表现为头痛、恶心、意识模糊;高钠血症则常见于脱水或盐摄入过多,症状包括口渴、烦躁、肌肉抽搐。治疗需根据病因调整液体摄入或使用药物。
2、钾离子异常:钾对心脏和肌肉功能至关重要。低钾血症可能由呕吐、腹泻或利尿剂使用引起,表现为乏力、心律失常;高钾血症常见于肾功能不全或药物副作用,可能导致心脏骤停。治疗包括补充钾或使用降钾药物。
3、钙离子异常:钙参与骨骼健康和神经传导。低钙血症可能由维生素D缺乏或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引起,表现为手足抽搐、骨痛;高钙血症常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恶性肿瘤,症状包括多尿、便秘、意识障碍。治疗需补充钙或使用降钙药物。
4、镁离子异常:镁对神经肌肉功能和能量代谢至关重要。低镁血症可能由营养不良或慢性腹泻引起,表现为肌肉痉挛、心律失常;高镁血症常见于肾功能不全或过量补充,可能导致呼吸抑制。治疗包括补充镁或透析。
5、氯离子异常:氯与钠共同维持体液平衡。低氯血症可能由呕吐或利尿剂使用引起,表现为代谢性碱中毒;高氯血症常见于脱水或肾功能不全,可能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治疗需调整液体和电解质摄入。
电解质检查是评估和监测多种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及时发现和处理电解质异常,可以有效预防严重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定期检查电解质水平,尤其是对于慢性病患者或接受特定治疗的人群,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