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里的黄斑通常是指黄斑区,是视网膜中央负责精细视觉和色觉的关键区域。黄斑异常可能由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黄斑水肿、黄斑裂孔、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诊断后针对性治疗。
1、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功能退化有关。早期表现为视物变形,后期可能出现中央视野缺损。可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确诊,治疗方式包括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雷珠单抗、阿柏西普等,或光动力疗法。
2、黄斑水肿黄斑水肿常继发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疾病,表现为黄斑区液体积聚导致视力下降。检查可见视网膜增厚,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同时可能使用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或地塞米松植入剂缓解水肿。
3、黄斑裂孔黄斑裂孔多为特发性,也可由眼外伤或高度近视引起。患者主诉中央视野出现暗点,OCT检查可明确裂孔分期。早期可观察,全层裂孔需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术后需保持俯卧位促进愈合。
4、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该病好发于中青年男性,与精神压力、激素水平异常相关。表现为突然出现的视物变形、变暗,多数病例在3-6个月内自愈。顽固性病例可考虑半剂量光动力治疗或口服螺内酯等药物。
5、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600度以上近视患者易出现黄斑区萎缩、出血或新生血管。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发现新生血管需及时行抗VEGF治疗。同时需控制近视进展,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视网膜脱离。
日常应注意避免强光直射眼睛,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饮食多摄入富含叶黄素、玉米黄质的深色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适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控制血糖血压,戒烟限酒,每用眼30分钟远眺放松。若出现视物变形、中央暗影等症状应立即就诊眼科,进行眼底照相、OCT等专业检查。定期眼科体检对早期发现黄斑病变尤为重要,特别是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及高度近视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