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可通过情绪持续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食欲改变、自我否定等典型症状初步判断,确诊需由精神科医生结合心理评估与临床检查综合诊断。
1、情绪持续低落抑郁症患者常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显著情绪低落,表现为空虚感或绝望感,且这种情绪不受外界环境改善而缓解。典型症状包括清晨情绪恶化、频繁哭泣或情感麻木。若伴随对既往爱好丧失兴趣,需警惕抑郁发作。医生可能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必要时建议进行脑电图或神经递质检测。
2、认知功能下降注意力涣散、决策困难、记忆力减退是抑郁症常见认知症状,患者可能出现思维迟缓如"脑子像生锈"。部分人群会伴有反复出现的自杀念头或病理性自责,这种认知扭曲需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干预。临床常用舍曲林片、氟西汀胶囊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改善症状。
3、生理节律紊乱超过80%抑郁症患者存在睡眠障碍,特征性表现为早醒且难以再次入睡,或出现睡眠过多。食欲激增或锐减可能导致体重波动超过5%。躯体症状如慢性疼痛、消化紊乱也较常见。医生会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器质性疾病后,使用米氮平片等调节睡眠节律药物。
4、社会功能受损工作学习效率明显下降,回避社交活动,甚至无法完成日常洗漱等基本自理行为,是抑郁症对社会功能的典型影响。患者可能描述"被抽干精力"或"像戴着枷锁生活"。此时需联合心理治疗与社会支持,文拉法辛缓释片等双通道抗抑郁药可改善动力不足症状。
5、生物学症状群部分患者会出现晨重夜轻的情绪波动、性欲减退、月经紊乱等生物学症状。重度抑郁可能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需与双相情感障碍鉴别。此类情况通常需要帕罗西汀片联合奥氮平片治疗,并建议住院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建议记录每日情绪变化与躯体症状,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如快走、瑜伽等有氧运动可促进内啡肽分泌。避免酒精与咖啡因摄入,增加深海鱼类、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当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或出现自伤念头时,须立即至精神心理科就诊,抑郁症通过规范治疗多数可获得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