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水肿可能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葡萄膜炎、眼部手术后炎症反应等原因引起。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视网膜微血管,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成分渗漏至黄斑区形成水肿。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眼科医生可能建议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或糖皮质激素。
2、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血流受阻会引起毛细血管压力增高,血管内液体渗出至黄斑区。常见伴随视力突然下降、视物变形。治疗需根据阻塞类型选择视网膜激光光凝或玻璃体腔注药。
3、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湿性黄斑变性患者因脉络膜新生血管破裂出血,导致黄斑区液体积聚。表现为中央视野扭曲、色觉异常。除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外,补充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有助于保护视网膜。
4、葡萄膜炎:
眼部炎症反应会破坏血-视网膜屏障,炎性介质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患者常伴眼红、畏光症状。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严重病例需免疫抑制剂治疗。
5、眼部手术后炎症:
白内障等内眼手术可能引发暂时性黄斑水肿,与手术创伤导致的炎症反应有关。多数病例术后2-3个月可自行消退,顽固性水肿需局部或全身抗炎治疗。
黄斑水肿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高盐饮食,控制每日用眼时间。建议增加深色蔬菜摄入,如菠菜、羽衣甘蓝等富含叶黄素的食物。定期进行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查,发现视物变形及时就诊。合并全身性疾病者需同步治疗原发病,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外出佩戴防蓝光眼镜可减少光损伤,阅读时保持充足照明但避免强光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