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镜和直肠镜的主要区别在于检查范围不同,结肠镜可观察全结肠及末端回肠,直肠镜仅检查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两种检查的适应症、操作难度和风险也存在差异。
结肠镜采用长约160厘米的软性内窥镜,从肛门进入后可依次观察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直至回盲部,能发现全结肠的息肉、肿瘤、炎症等病变,必要时可进行活检或治疗。检查前需严格清洁肠道,通常需要静脉麻醉,操作时间约20-40分钟,存在肠穿孔、出血等风险。直肠镜使用长约25厘米的硬质或软性镜体,主要检查距肛门15厘米以内的直肠黏膜,适用于痔疮、直肠炎、直肠肿瘤的初步筛查。检查前仅需简单灌肠,多数无需麻醉,操作时间5-10分钟,风险相对较低。
结肠镜对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专业内镜医师操作,适合有便血、慢性腹泻、肿瘤家族史等高风险人群的全面筛查。直肠镜操作简便,门诊即可完成,常用于痔疮等肛门直肠症状的初步评估。两种检查不能互相替代,临床常根据症状部位和严重程度选择,必要时需联合应用。对于40岁以上人群或有大肠癌危险因素者,即使直肠镜检查正常,仍建议定期进行全结肠镜检查。
无论选择哪种检查,术前均需按医嘱做好肠道准备,检查后应观察有无腹痛、便血等异常。日常保持高纤维饮食、规律排便习惯,有助于降低结直肠疾病风险。若出现持续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