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后复发通常可以通过激光手术处理。激光手术适用于后发性白内障,主要方式包括后囊膜切开术、晶状体后囊膜激光消融术等。
1、后囊膜混浊:
白内障术后复发多为后囊膜混浊导致,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有关。表现为视力再次下降、视物模糊,可通过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恢复透明光学通路。
2、人工晶体移位:
少数情况下人工晶体偏位可能引起视觉障碍,需先通过裂隙灯检查确认位置。若伴随后囊膜混浊,可联合激光治疗调整光学中心。
3、角膜水肿影响:
既往手术导致的角膜内皮功能不良可能影响激光手术效果。术前需进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评估,严重角膜病变患者需优先处理角膜问题。
4、青光眼风险:
激光术后可能短暂升高眼压,青光眼患者需提前使用降眼压药物。术后需密切监测眼压变化,必要时进行前房穿刺降压。
5、视网膜病变筛查:
糖尿病患者或高度近视者需排除黄斑水肿等眼底病变。合并视网膜疾病时应先控制眼底病情,再考虑激光治疗。
术后需避免揉眼及剧烈运动,遵医嘱使用抗炎滴眼液。日常佩戴防紫外线眼镜,控制用眼时间,定期复查眼底情况。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E等抗氧化物质,适度食用蓝莓、胡萝卜等护眼食物。保持血糖血压稳定,避免吸烟及过量饮酒等影响眼部微循环的行为。出现眼红、眼痛或视力骤降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