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血管内皮损伤以及血液黏稠度增高等原因引起。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严重疾病,可能表现为剧烈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长期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等因素可导致冠状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斑块表面纤维帽变薄或炎症反应加剧时可能发生破裂,暴露的脂质核心会激活血小板聚集,引发局部血栓形成。这种情况是心肌梗塞最常见的病理基础,患者需定期监测血脂血糖,控制基础疾病。
2、血栓形成斑块破裂后血小板激活释放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形成网状结构,捕获血细胞形成闭塞性血栓。血栓完全阻塞冠状动脉管腔时,下游心肌细胞会在30分钟内开始坏死。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可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3、冠状动脉痉挛吸烟、寒冷刺激或情绪激动可能诱发冠状动脉平滑肌异常收缩,导致血管暂时性完全闭塞。痉挛可使原本狭窄的血管血流中断,即使没有斑块破裂也可能引发心肌梗塞。硝酸甘油片、盐酸地尔硫卓片等血管扩张剂能缓解痉挛症状。
4、血管内皮损伤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高血压血流剪切力或高血糖代谢产物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退。受损内皮释放促凝物质增多,同时抗凝功能下降,加速血栓形成进程。保护血管内皮需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
5、血液黏稠度增高脱水、红细胞增多症或某些肿瘤性疾病会导致血液黏滞度上升,血流速度减慢。黏稠血液更易在狭窄的冠状动脉内形成血栓,特别是在清晨血液浓缩时段风险更高。适量饮水、必要时采用阿哌沙班片等抗凝药物可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
预防心肌梗塞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每日保证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饮食选择低盐低脂的深海鱼、燕麦等食物。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定期检测血压血脂血糖指标。出现持续性胸痛超过15分钟应立即呼叫急救,黄金救治时间为发病后120分钟内。康复期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脏康复训练,逐步恢复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