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一般能治疗失眠,对部分患者可改善睡眠质量。失眠可能与情志失调、气血不足、脏腑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阴阳平衡。
针灸治疗失眠主要选取百会、神门、三阴交等穴位。百会位于头顶正中,具有安神定志作用。神门在手腕内侧,可宁心安神。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能调理肝脾肾三经。针刺这些穴位可促进内源性镇静物质释放,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治疗时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多数患者经过10-15次治疗后,入睡困难、易醒等症状可得到缓解。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局部酸胀感,属于正常针感反应。
部分顽固性失眠患者可能对针灸反应不佳。这类情况多见于长期服用安眠药产生依赖者,或伴有严重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者。某些器质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疼痛导致的继发性失眠,需先处理原发病。老年人因气血亏虚明显,单纯针灸效果可能有限,需配合中药调理。孕妇、凝血功能障碍者、皮肤感染者等特殊人群不宜接受针灸治疗。
失眠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睡前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兴奋。卧室环境宜安静黑暗,温度维持在20-24摄氏度。可尝试听轻音乐、温水泡脚等放松方式。长期失眠者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由中医师根据体质辨证选穴。治疗期间记录睡眠日记有助于评估疗效,切勿自行中断医嘱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