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需注意消毒规范、体位选择、禁忌人群和术后护理,主要事项有严格无菌操作、避免空腹或过饱、避开皮肤破损区域、治疗后防止受凉。
1、消毒规范施针前需用酒精棉球对穴位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重复进行三次擦拭,防止感染。一次性针灸针须确保包装完好,使用后立即丢弃。
2、体位选择采取卧位或坐位时需保持肌肉放松,避免突然移动导致弯针。晕针高风险者优先选择卧位,治疗过程中出现心慌需立即告知医师。
3、禁忌人群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脏病患者禁止针灸。孕妇腰骶部及合谷穴禁用,糖尿病患者皮肤感觉减退区域需谨慎施针。
4、术后护理起针后按压针孔1-2分钟防止皮下出血,6小时内避免接触生水。出现局部淤青可进行冷敷,24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吸收。
针灸后建议饮用温水,当天避免剧烈运动和食用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持续头晕或针孔红肿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