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宫缩未伴随见红或破水时建议及时就医。宫缩规律性、宫缩强度、孕周情况、胎动变化、既往妊娠史等因素均需综合评估。
1、宫缩规律性:
真正临产宫缩通常表现为间隔时间逐渐缩短、持续时间逐渐延长、强度持续增强。若宫缩达到每5-6分钟一次,每次持续30秒以上,即使未破水也提示产程启动。家庭监测可使用计时工具记录宫缩频率,但初产妇宫缩规律性判断需专业评估。
2、宫缩强度:
有效宫缩会引起明显腹痛且疼痛感向腰背部放射,平卧休息不能缓解。假性宫缩多表现为腹部发紧无进行性加重,改变体位后可减轻。若宫缩时出现面色苍白、无法言语等情况,提示宫缩强度已达临产标准。
3、孕周情况:
足月妊娠37周后出现规律宫缩需优先考虑临产。未足月宫缩可能预示先兆早产,34周前需特别警惕。双胎妊娠或疤痕子宫等特殊情况,即便宫缩不典型也需提前就医。
4、胎动变化:
宫缩期间需同步关注胎动情况。正常胎动每小时3-5次,若宫缩后胎动明显减少或剧烈增多,可能提示胎儿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孕妇更需密切监测。
5、既往妊娠史:
经产妇产程进展往往较快,曾有急产史者见红破水可能发生在宫口近全开时。前置胎盘孕妇可能出现无痛性宫缩,这类特殊情况均需提前医疗干预。
建议携带产检资料立即前往医院,途中保持左侧卧位。可准备少量易消化食物补充体力,避免仰卧体位加重宫缩。医疗机构将进行胎心监护、阴道检查等专业评估,根据宫口扩张程度决定住院时机。若确诊临产但宫口未开,医生可能建议适当活动促进产程,此阶段需有专业人员监护以防突发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