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宝宝感冒可通过多饮水、保持空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调整饮食结构、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治疗。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温度变化、接触传染源、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多饮水适当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缓解鼻塞症状。可少量多次喂食温开水或母乳,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呛咳。观察排尿情况,尿量减少或尿液深黄需警惕脱水。
2、保持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有助于缓解鼻腔干燥。若无加湿器可在浴室制造蒸汽环境,让宝宝吸入湿润空气10-15分钟。注意定期清洁加湿设备,避免滋生细菌。
3、生理盐水滴鼻选用婴幼儿专用生理盐水喷雾或滴剂,每次1-2滴软化鼻痂后,用吸鼻器轻柔清理。操作时固定宝宝头部呈侧卧位,避免液体流入耳道。每日清洁不超过3次,过度刺激可能损伤鼻黏膜。
4、调整饮食结构感冒期间可给予易消化的米糊、蔬菜泥等半流质食物,暂停添加新辅食。发热时适当减少奶制品摄入,避免加重胃肠负担。若出现呕吐腹泻,需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电解质紊乱。
5、遵医嘱用药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可用于退热镇痛,盐酸赛洛唑啉鼻喷剂缓解鼻塞,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改善流涕症状。须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禁用阿司匹林类药品。用药3天无改善或出现皮疹、呼吸急促需立即复诊。
感冒期间应保证充足睡眠,每日测量体温3次。避免带宝宝去人群密集场所,家庭成员接触患儿后需洗手。如出现持续高热超过72小时、拒食、精神萎靡或呼吸频率超过40次/分钟,提示可能并发肺炎或中耳炎,须急诊处理。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增强免疫力,但无须使用抗生素预防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