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保守治疗需注意固定稳定性、疼痛管理、功能锻炼、并发症预防及定期复查。保守治疗通常适用于无明显移位或儿童青枝骨折,通过八字绷带或锁骨带固定促进愈合。
固定稳定性是保守治疗的核心。使用锁骨带或八字绷带时需保持适当松紧度,过紧可能压迫腋神经导致上肢麻木,过松则无法有效固定骨折端。固定期间避免提重物、剧烈运动或侧卧位睡眠,防止骨折再移位。若固定装置松动或出现皮肤压疮需及时调整。疼痛管理需结合冷敷与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但须警惕胃肠道副作用。功能锻炼应从伤后2-3周开始,初期进行手指腕关节活动,4周后逐步增加肩关节钟摆运动,6周后根据愈合情况开展抗阻力训练。
并发症预防重点观察患肢血运与神经功能。若出现手指苍白、桡动脉搏动减弱提示血管受压,需立即松解固定装置。神经损伤表现为拇指背侧感觉减退或垂腕,需联合神经电生理检查评估。定期复查X线片确认骨折对位情况,儿童通常2周复查1次,成人3-4周复查。愈合期间需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3,如碳酸钙D3片配合阳光照射,促进骨痂形成。睡眠时垫高患侧肩部减轻肿胀,日常活动使用健侧手臂代偿。
保守治疗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搭配西蓝花等富含维生素K的蔬菜帮助凝血。避免吸烟饮酒以免延迟愈合。若出现固定失效、骨折移位超过2厘米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需考虑转为手术治疗。康复后期可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恢复肩关节活动度,但半年内避免对抗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