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和流感病毒。遗传、环境、生理因素也可能影响发病。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包括药物治疗、家庭护理和预防措施。
1、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儿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原体,约占70%的病例。其他病毒如鼻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也可能引发。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后引起支气管黏膜炎症和水肿,导致气道狭窄和呼吸困难。
2、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过敏性疾病或哮喘史的婴儿更容易患毛细支气管炎。遗传因素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的反应,使婴儿对病毒感染更敏感。
3、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二手烟暴露、家庭拥挤等环境因素会增加婴儿感染的风险。寒冷季节和干燥空气也可能加重症状。
4、生理因素
婴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气道较窄,容易受到病毒侵袭。
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更高。
5、治疗与护理
-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和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
- 家庭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多喂水,避免脱水;抬高婴儿头部,缓解呼吸困难。
- 预防措施:避免接触感染者,勤洗手;接种流感疫苗;母乳喂养可增强婴儿免疫力。
婴儿毛细支气管炎虽然常见,但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衰竭,需及时就医。家长应密切观察婴儿的呼吸状况,若出现呼吸急促、嘴唇发紫等症状,应立即送医。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护理,大多数婴儿可以顺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