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通常可以怀孕,但受孕概率可能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影响卵巢功能、输卵管通畅性或子宫内膜容受性,但多数患者通过自然受孕或辅助生殖技术仍有机会妊娠。若存在严重盆腔粘连或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可能需医疗干预。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轻中度病变者自然受孕概率接近正常人群。异位病灶未直接破坏卵巢组织时,排卵功能通常不受影响。盆腔解剖结构未明显改变的情况下,输卵管拾卵和运输功能可保持正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炎症反应可能通过前列腺素等介质影响胚胎着床,但部分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仍可维持。适度控制病灶后,多数患者能在医生指导下完成妊娠。
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显著降低生育能力。深部浸润型病灶可能导致输卵管梗阻或扭曲,阻碍精卵结合。卵巢巧克力囊肿可能减少可用卵泡数量,影响卵子质量。广泛盆腔粘连可能改变生殖器官空间关系,干扰受精过程。中重度患者自然妊娠概率可能下降,需考虑腹腔镜手术清除病灶或选择体外受精技术。合并子宫腺肌症时,子宫收缩异常可能增加流产风险。
建议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孕前进行生育力评估,包括卵巢储备功能检测和输卵管通畅性检查。控制疾病活动度后,可尝试自然受孕6-12个月。若未成功,应及时转诊生殖医学中心。妊娠期间需加强监测,预防流产和早产。产后哺乳可能延缓疾病复发,但需注意避孕方式选择,避免使用含雌激素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