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综合征不属于心脏病,而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短暂性意识丧失。阿斯综合征的诱发因素主要有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脑血管痉挛、低血糖、严重贫血等。患者可能出现突然晕厥、面色苍白、抽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心律失常是阿斯综合征最常见的诱因,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快速型心律失常,以及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型心律失常。这类情况与心脏电活动异常有关,可能伴随心悸、胸闷等前驱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心律失常,可遵医嘱使用胺碘酮、普罗帕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者需安装心脏起搏器。
脑血管痉挛多见于中青年人群,常因情绪激动、过度疲劳诱发脑血管收缩,导致短暂性脑缺血。这类情况通常无心脏器质性病变,但可能反复发作。治疗可选用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钙通道阻滞剂,同时需控制血压、避免诱因。低血糖引起的阿斯综合征多见于糖尿病患者,与胰岛素使用不当或进食不足有关,及时补充糖分可迅速缓解症状。
严重贫血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可能引发脑组织缺氧性晕厥,常见于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患者。这类情况需纠正贫血病因,可补充铁剂、叶酸等造血原料,必要时输注红细胞。心脏传导系统病变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骤降,这类情况具有较高猝死风险,通常需紧急植入心脏起搏装置。
阿斯综合征的诊断需结合动态心电图、脑电图、血糖检测等多方面检查。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站立、剧烈体位变化,有晕厥史者需有人陪同外出。饮食注意规律进食预防低血糖,贫血患者可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出现不明原因晕厥需立即就诊心内科或神经内科,排除恶性心律失常等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