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急性乳腺炎主要通过内服中药、外敷疗法、针灸推拿、饮食调理及情志调节等方式综合干预。急性乳腺炎多因乳汁淤积、肝郁气滞或外感热毒所致,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发热等症状。
1、内服中药根据证型选用清热解毒、疏肝通络类方剂。肝郁热毒证可用瓜蒌牛蒡汤加减,含瓜蒌、牛蒡子等成分;气滞血瘀证可选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含柴胡、当归等药材。中成药如乳癖消片、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需遵医嘱使用,服药期间需观察体温及肿块变化。
2、外敷疗法局部采用金黄散或芒硝溶液湿敷消肿止痛,鲜蒲公英捣碎外敷可解毒散结。哺乳期需避开乳头区域,外敷后及时清洁皮肤。合并皮肤破损时禁用刺激性药物,可改用黄连素软膏预防感染。
3、针灸推拿选取肩井、膻中、乳根等穴位针刺疏通经络,配合少泽穴点刺放血泻热。推拿采用揉法、梳法促进排乳,操作前需评估肿块硬度,避免暴力挤压加重炎症。治疗期间需保持穴位清洁干燥。
4、饮食调理宜食丝瓜、金针菜等通络食材,忌食辛辣油腻。推荐赤小豆薏米粥利湿消肿,可用陈皮代茶饮疏肝理气。哺乳期需保证营养均衡,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毫升左右。
5、情志调节通过五音疗法或导引术舒缓情绪,肝郁气滞者可聆听角调音乐。家属应协助缓解产妇焦虑,避免情绪波动影响肝气疏泄。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治疗期间需定时排空乳汁,哺乳前后清洁乳头。若出现持续高热、脓性分泌物或肿块波动感应立即就医。日常可做扩胸运动促进气血运行,穿着宽松内衣减少压迫。注意观察体温及乳房皮肤变化,记录症状演变情况供医生参考。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过量进补加重乳腺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