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通常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乳头皲裂、免疫力下降、哺乳方式不当等原因引起。急性乳腺炎主要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发热寒战、乳汁排出不畅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调整哺乳习惯等方式缓解。
1、乳汁淤积乳汁淤积是急性乳腺炎的常见原因,多因哺乳不充分或乳腺导管堵塞导致。乳汁长时间滞留可能滋生细菌,引发炎症反应。患者常伴有乳房胀痛、局部硬块等症状。治疗需排空乳汁,可热敷后轻柔按摩乳房,由乳房根部向乳头方向推挤。若淤积严重,可遵医嘱使用乳癖消片、乳宁片等中成药辅助疏通。
2、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通过乳头破损处侵入乳腺组织引发感染。哺乳期女性因乳头娇嫩更易发生,表现为乳房皮肤发红、触痛明显,可能伴随38℃以上高热。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配合蒲公英颗粒等清热解毒药物。感染期间应暂停患侧哺乳,定时排空乳汁。
3、乳头皲裂婴儿衔乳姿势不当或过度清洁可能导致乳头皮肤裂伤,形成细菌入侵通道。皲裂处可见纵行或放射状裂口,哺乳时疼痛剧烈。建议哺乳后涂抹羊脂膏保持湿润,纠正婴儿含接姿势。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哺乳前需彻底清洁药物残留。
4、免疫力下降产后疲劳、营养不足或精神压力可能削弱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风险。这类患者往往伴有反复发作倾向,除乳房症状外还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表现。需保证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补充维生素C片剂,必要时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调节免疫。
5、哺乳方式不当固定姿势哺乳、未按需喂养等错误方式易造成局部乳腺受压。特征性表现为特定象限的反复胀痛,乳房可见压痕。应指导母亲采用摇篮式、橄榄球式等交替哺乳姿势,每2-3小时哺乳1次,夜间也需维持规律排空。可配合如意金黄散外敷减轻肿胀。
哺乳期女性需穿着宽松棉质内衣避免压迫,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洁乳头。饮食宜清淡,适量增加丝瓜、蒲公英等通乳食材摄入。若出现持续高热、乳房脓肿等情况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挤压乳房。保持规律作息与愉悦心情有助于预防复发,哺乳期间出现任何乳房异常都建议及时咨询乳腺专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