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临床症状主要有眼压升高、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头痛眼胀、虹视现象等。青光眼是一种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疾病,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保护视力至关重要。
1、眼压升高眼压升高是青光眼最典型的症状之一,正常眼压范围为10-21毫米汞柱,青光眼患者的眼压通常超过这一范围。眼压升高可能导致眼球变硬,触摸时有紧绷感。长期眼压升高会压迫视神经,导致视神经损伤。眼压测量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手段,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2、视力下降青光眼患者可能出现渐进性视力下降,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夜间视力模糊或对光线敏感。随着病情发展,中心视力逐渐受损,严重时可致失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视力可能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定期眼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视力变化。
3、视野缺损青光眼特征性表现为视野逐渐缩小,早期可能出现旁中心暗点,患者常感觉看东西时有部分区域模糊或缺失。随着病情进展,视野缺损范围扩大,最终可能仅剩管状视野。视野检查是诊断和监测青光眼进展的重要方法。
4、头痛眼胀青光眼患者常伴有头部胀痛,疼痛多位于眼眶周围或前额部,急性发作时疼痛剧烈,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眼胀感在长时间用眼后加重,休息后可能缓解。这些症状容易被误认为偏头痛或疲劳,延误诊治。
5、虹视现象虹视是指看灯光时周围出现彩虹样光环,是青光眼的典型症状之一。这种现象是由于角膜水肿导致光线散射所致,常见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虹视现象可能伴随眼红、流泪等表现,需要立即就医。
青光眼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低头或过度用眼。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如胡萝卜、柑橘类水果和坚果。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眼压,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眼压和视野,出现症状变化及时就医。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这些都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