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压高不一定是青光眼,但青光眼通常伴随眼压升高。眼压升高的原因主要有生理性眼压波动、眼部炎症、外伤性眼压升高、激素性高眼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1、生理性眼压波动正常眼压存在昼夜波动,早晨较高,下午逐渐降低。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长时间俯卧或倒立可能引起短暂性眼压升高,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休息后可自行恢复。这类情况需与青光眼进行鉴别,避免过度医疗干预。
2、眼部炎症葡萄膜炎、角膜炎等炎症反应可能导致房水循环障碍,引发继发性眼压升高。患者常伴随眼红、畏光、视力模糊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炎症,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控制炎症后,眼压多可恢复正常。
3、外伤性眼压升高眼球挫伤、前房积血等外伤可能损伤房角结构或阻塞小梁网,导致房水排出受阻。这类患者需密切监测眼压,必要时使用降眼压药物如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严重者需行前房冲洗手术。
4、激素性高眼压长期局部或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抑制小梁网功能,约三分之一人群会出现药物敏感性眼压升高。停药后眼压通常可逆,但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激素性青光眼,需改用非甾体抗炎药替代治疗。
5、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作为最常见的青光眼类型,其特征为房角开放但小梁网功能障碍,眼压进行性升高导致视神经损害。早期多无症状,需通过眼底检查和视野检查确诊。治疗首选前列腺素类滴眼液如拉坦前列素,必要时联合激光或滤过手术。
定期眼科检查是发现眼压异常的关键,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测量眼压。保持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眼部微循环,避免咖啡因过量摄入可能减少眼压波动。出现视物模糊、虹视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降眼压药物。控制血压血糖等全身疾病也有助于维持正常眼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