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情况下子宫肌瘤患者怀孕后可以继续妊娠。子宫肌瘤对妊娠的影响主要与肌瘤大小、位置、数量以及是否出现并发症有关,常见影响因素包括黏膜下肌瘤压迫、肌瘤变性引发疼痛、胎盘位置异常、胎位异常、产道梗阻等。
1、黏膜下肌瘤压迫:
向宫腔内突出的黏膜下肌瘤可能占据胚胎着床空间,早期易导致流产风险增加。若妊娠早期超声显示肌瘤未直接压迫孕囊,通常建议动态观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体酮等药物进行保胎治疗。
2、肌瘤变性引发疼痛:
妊娠期激素变化可能使肌瘤体积增大,约10%-30%患者会出现红色变性,表现为剧烈腹痛伴低热。这种情况需与阑尾炎等急腹症鉴别,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镇痛药物缓解症状。
3、胎盘位置异常:
位于子宫后壁或宫底部的肌壁间肌瘤可能影响胎盘正常附着,增加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风险。孕期需加强超声监测,出现阴道流血等异常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4、胎位异常:
较大的肌壁间肌瘤可能改变子宫形态,导致胎儿活动受限引发臀位或横位。妊娠28周后可通过膝胸卧位等体位调整尝试纠正,若临近分娩仍未转正需评估剖宫产指征。
5、产道梗阻:
宫颈或子宫下段肌瘤可能阻碍胎儿娩出,此类情况需在孕36周前评估肌瘤与产道关系。多数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术中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同期行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孕妇应保证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和铁元素,适量进食动物肝脏、牛肉、菠菜等食物预防贫血。避免剧烈运动和腹部按摩,建议选择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活动。每4周进行专项超声检查监测肌瘤变化,出现持续宫缩、阴道流液或胎动异常需立即就诊。分娩方式需综合评估肌瘤位置与产科指征,多数患者可获得良好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