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肿瘤综合科
急性过敏性荨麻疹通常由过敏原触发,常见原因包括食物、药物、环境因素等。治疗需避免过敏原,使用抗组胺药物或激素类药物缓解症状,严重时需就医。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遗传易感性更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家族中有过敏史的人,患急性过敏性荨麻疹的风险较高。这类人群需特别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潜在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
2、环境因素
环境中的过敏原是引发急性过敏性荨麻疹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环境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霉菌等。气候变化、空气污染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建议保持室内清洁,使用空气净化器,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
3、食物和药物
某些食物和药物是急性过敏性荨麻疹的常见诱因。高致敏性食物如海鲜、坚果、鸡蛋、牛奶等,以及药物如青霉素、阿司匹林等,都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建议记录饮食和用药情况,发现过敏原后及时避免。
4、生理因素
压力、疲劳、免疫力下降等生理因素可能增加过敏反应的风险。情绪波动、睡眠不足或过度劳累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使身体对过敏原的敏感性增加。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和放松心情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5、外伤或感染
皮肤受到物理刺激(如摩擦、抓挠)或感染(如病毒、细菌)也可能诱发急性过敏性荨麻疹。避免皮肤过度刺激,及时处理伤口和感染,有助于预防症状发生。
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可缓解瘙痒和红肿;严重时需使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
- 避免过敏原: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诱因,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
- 饮食调整:避免高致敏性食物,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深海鱼等。
- 皮肤护理: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过度摩擦皮肤,保持皮肤湿润。
急性过敏性荨麻疹虽然症状明显,但通过明确诱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发展为慢性荨麻疹或其他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