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灶位置和病理特征。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子宫内膜异位症则是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
1、病灶位置:
子宫腺肌症的病灶局限于子宫肌层内,属于子宫本身的结构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灶可出现在盆腔、卵巢、输卵管等多个部位,甚至可能累及肠道、膀胱等远处器官。
2、病理表现:
子宫腺肌症表现为子宫均匀性增大、肌层增厚,形成腺肌症病灶。子宫内膜异位症则形成异位的内膜种植灶,常见巧克力囊肿和盆腔粘连。
3、临床症状:
两种疾病都会引起痛经,但子宫腺肌症多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子宫内膜异位症常伴有性交痛、排便痛等盆腔疼痛,可能影响生育功能。
4、发病机制:
子宫腺肌症可能与多次妊娠分娩、宫腔操作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与经血逆流、体腔上皮化生等因素相关。
5、诊断方法:
子宫腺肌症可通过超声检查发现子宫肌层异常回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确诊往往需要腹腔镜检查,同时可进行病灶切除。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亚麻籽等。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经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出现严重痛经或月经异常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诊断后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