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周前置胎盘持续出血可通过卧床休息、抑制宫缩治疗、纠正贫血、预防感染、严密监测等方式处理。前置胎盘出血通常由胎盘位置异常、子宫下段拉伸、宫颈血管破裂、宫缩刺激、外力碰撞等因素引起。
1、卧床休息:
采取左侧卧位减少子宫压迫,避免剧烈活动和长时间站立。使用孕妇枕垫高臀部,降低盆腔压力。禁止性生活及阴道检查,减少对宫颈的机械性刺激。
2、抑制宫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利托君或硫酸镁等宫缩抑制剂。这类药物能松弛子宫平滑肌,延长孕周至胎儿更成熟。用药期间需监测心率、尿量及膝腱反射等指标。
3、纠正贫血:
反复出血易导致缺铁性贫血,需补充琥珀酸亚铁或多糖铁复合物等铁剂。同时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高铁食物摄入,血红蛋白低于70克/升时考虑输血治疗。
4、预防感染:
出血易破坏宫颈黏液栓屏障,需定期检测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出现发热、分泌物异味等症状时,医生可能选用头孢类抗生素预防绒毛膜羊膜炎。
5、严密监测:
每日记录出血量和颜色变化,胎动计数不少于10次/2小时。每周进行胎儿超声和胎心监护,评估胎盘位置变化及胎儿宫内状况。出血量突然增多或出现规律宫缩需立即就医。
前置胎盘孕妇需保持每日30克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等促进组织修复。适当食用猕猴桃、鲜枣等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增强铁吸收。避免便秘引发腹压增高,可顺时针按摩腹部配合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粪便。准备待产包随时备用,选择有新生儿重症监护能力的医院分娩。保持情绪平稳,通过孕妇瑜伽呼吸法缓解焦虑,与产科医生保持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