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落可能与高度近视、眼部外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遗传因素等原因有关。视网膜脱落通常表现为眼前闪光感、视野缺损、视力突然下降等症状,需通过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方式确诊。
1、高度近视高度近视患者眼轴过长,视网膜变薄,容易发生变性或裂孔。玻璃体液化后牵拉视网膜可能导致脱落。建议每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飞蚊症增多或闪光感应立即就医。
2、眼部外伤眼球受到钝挫伤或穿透伤时,可能直接导致视网膜撕裂。拳击、球类运动等高风险活动需佩戴防护镜。外伤后出现视物变形需紧急处理,可通过激光封堵裂孔或玻璃体切割手术修复。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微血管,引发增殖性病变。新生血管生长可能牵拉视网膜导致脱落。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定期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必要时采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
4、年龄相关黄斑变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视网膜色素上皮功能衰退,可能引发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表现为中央视野扭曲,可通过抗VEGF药物注射或光动力疗法治疗。建议补充叶黄素和玉米黄质保护视网膜。
5、遗传因素马凡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常伴发视网膜周边变性。有家族史者应从青少年期开始筛查,发现视网膜变薄可预防性激光治疗。避免头部剧烈晃动,潜水等可能增加眼压的活动需谨慎。
视网膜脱落属于眼科急症,发病后72小时内是黄金救治期。术后需保持特定体位帮助视网膜复位,避免弯腰提重物。日常注意控制血压血糖,补充富含维生素A和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建议高风险人群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眼科检查,早期发现视网膜裂孔可通过激光治疗有效预防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