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长疖子可通过局部清洁、热敷、外用药物、口服抗生素、切开引流等方式处理。疖子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表现为红肿热痛的硬结。
1、局部清洁每日用温水和温和肥皂清洗患处2-3次,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挤压或抓挠疖子,防止细菌扩散。可选择苯扎氯铵溶液等消毒剂辅助清洁,但需避开黏膜部位。清洁后建议更换贴身衣物,减少摩擦刺激。
2、热敷用40℃左右温热毛巾敷于疖子处10-15分钟,每日3-4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脓液形成与排出。操作前需洗净双手,热敷后擦干皮肤。若出现皮肤破损或渗液增多应立即停止。
3、外用药物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等孕妇可用抗生素药膏。涂抹前清洁患处,薄层覆盖疖子及周围2厘米区域。避免使用含激素或水杨酸成分的外用药。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皮肤过敏反应。
4、口服抗生素若感染扩散或伴发热,医生可能开具头孢氨苄胶囊或阿莫西林胶囊等B类妊娠药物。需完整服用规定疗程,不可自行增减药量。用药期间注意补充益生菌,监测有无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
5、切开引流对于直径超过1厘米、波动感明显的成熟疖子,需由医生在局麻下切开排脓。术后每日换药1-2次,使用无菌敷料覆盖。孕妇接受小手术前需评估胎儿状况,操作中采取左侧卧位避免低血压。
孕妇日常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久坐出汗。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如鸡蛋、西蓝花等有助于皮肤修复。出现疖子反复发作、多发或伴随高热时,需及时排查妊娠期糖尿病等潜在疾病。妊娠中晚期处理疖子需特别注意体位选择,避免仰卧位综合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