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最后一针通常不建议不打,完成全程接种才能确保有效免疫。若因特殊情况漏打,需尽快补种。
狂犬疫苗全程接种一般为5针,分别在第0、3、7、14、28天注射。最后一针第28天对巩固免疫记忆至关重要,能刺激机体产生足量中和抗体。研究显示,完整接种后抗体阳转率超过95%,而漏打最后一针可能导致抗体滴度不足。对于暴露后预防而言,尤其是三级暴露皮肤破损或黏膜接触动物唾液,漏针可能增加发病风险。补种时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只需按原计划补足剩余剂次即可。
极少数情况下,如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吉兰-巴雷综合征等疫苗禁忌证时,需由医生评估是否终止接种。此时需采取被动免疫措施,如立即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并密切观察至少6个月。但这类情况发生率极低,绝大多数人群应按时完成接种。
接种期间应避免饮酒、剧烈运动及使用免疫抑制剂,这些因素可能影响抗体产生。若因旅行、工作等客观原因无法按时接种,可提前与接种机构沟通调整时间,但间隔不宜超过原计划7天。任何漏针情况都应及时联系疾控中心或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由专业人员指导后续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