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炎症可能由病原体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激素水平变化、免疫力下降、医源性损伤等原因引起。宫颈炎症通常表现为白带异常、接触性出血、下腹坠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不孕或宫颈癌变风险增加。
1、病原体感染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性传播病原体是常见致病微生物,可通过性接触侵入宫颈上皮。细菌性阴道病导致的阴道微生态失衡也可能上行感染宫颈。这类感染需通过分泌物培养或核酸检测确诊,治疗多采用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抗生素。
2、物理化学刺激频繁阴道冲洗会破坏宫颈黏液屏障,劣质卫生用品中的化学物质可能引发黏膜损伤。长期使用阴道栓剂或避孕套过敏也会导致非特异性炎症。这类情况需立即停用刺激物,必要时使用苦参凝胶等局部抗炎药物。
3、激素水平变化妊娠期或围绝经期雌激素波动可使宫颈柱状上皮外移,增加感染易感性。口服避孕药使用者也更易发生宫颈充血水肿。这类患者需定期宫颈筛查,可配合保妇康栓等调节局部免疫力的药物。
4、免疫力下降艾滋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其宫颈局部防御功能减弱。放射治疗后宫颈组织修复能力下降也易继发感染。这类人群需加强原发病控制,必要时预防性使用干扰素栓剂。
5、医源性损伤人工流产、宫颈锥切等手术操作可能直接损伤宫颈组织,宫腔镜检查或放置宫内节育器时也可能带入病原体。术后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等预防性抗生素,并禁止性生活直至创面完全愈合。
预防宫颈炎症需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多个性伴侣或经期同房。日常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不使用碱性过强的洗液清洁外阴。每年进行宫颈TCT和HPV联合筛查,急性期治疗期间禁止盆浴和游泳。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有助于维持黏膜完整性。出现异常阴道排液或同房出血症状时应及时妇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