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一般不能捂汗,捂汗可能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或引发脱水。发热是机体对抗感染的防御反应,正确处理方式应以物理降温和药物干预为主。
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过度包裹会使体表散热受阻。当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蒸发散热成为主要散热方式,而捂汗会阻碍汗液蒸发。正确做法是保持室温适宜,穿着轻薄透气的棉质衣物,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热药。
部分家长误认为发汗能退热,实际上婴幼儿汗腺功能尚未成熟,过度捂热可能诱发高热惊厥。当出现手脚冰凉、寒战等体温上升期表现时,可适当增加薄毯覆盖,但需在寒战停止后及时撤除。若发现宝宝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皮肤花纹等表现,需警惕捂热综合征的发生。
保持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00毫升每公斤体重,母乳喂养者可增加喂养频率。监测体温变化频率应不低于每4小时一次,夜间睡眠期间可使用持续体温监测设备。退热期间避免使用酒精擦浴或冰水灌肠等刺激性降温方式,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50%左右。若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或伴随皮疹、抽搐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川崎病、脑膜炎等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