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一般不建议捂汗,可能加重病情或引发脱水。发热是机体免疫反应的表现,正确处理方式应以散热为主。
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捂汗会导致热量无法及时散发,可能使体温进一步升高。发热时新陈代谢加快,出汗过多容易造成电解质紊乱。婴幼儿囟门未闭合时,过热还可能诱发高热惊厥。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浴、减少衣物、调节室温等方式,同时注意补充水分。
少数特殊情况下,如风寒感冒初期伴随畏寒症状时,可适当增加薄毯覆盖。但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一旦体温超过38.5℃或出现面色潮红、呼吸急促等症状,须立即停止捂盖。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等特殊人群更应避免任何形式的捂汗行为。
发热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6个月以上婴幼儿可适量饮用口服补液盐,避免果汁等含糖饮料。若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呕吐、皮疹、精神萎靡等症状,须及时就医。记录发热时间、温度变化及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体温超过39℃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不可自行服用成人退烧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