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患者需注意控制基础疾病、规范用药、康复训练、饮食调整及定期复查。脑梗塞是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可能遗留肢体瘫痪、言语障碍等后遗症,需综合管理降低复发风险。
1、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患者应每日监测血压,保持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糖尿病患者需通过饮食控制和药物维持空腹血糖在合理范围;高脂血症患者需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目标值内。吸烟者必须戒烟,饮酒需严格限制。
2、规范用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需长期服用预防血栓形成。合并房颤患者需使用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可稳定动脉斑块。所有药物均需遵医嘱定时定量服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3、康复训练发病后6个月内是黄金康复期。肢体功能障碍者需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及步态训练;言语障碍者应接受构音器官训练和语言理解训练;吞咽困难患者需进行咽部冷刺激和空吞咽练习。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每日坚持。
4、饮食调整采用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选择燕麦、糙米等全谷物。优质蛋白以鱼类、豆制品为主,限制红肉摄入。多食深色蔬菜和低糖水果,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煎炸烧烤。
5、定期复查每3-6个月需复查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等血管评估项目。定期检测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指标。出现新发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需立即就诊。通过磁共振血管成像等检查可评估脑血管侧支循环建立情况。
脑梗塞患者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推荐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太极拳等,每次30-40分钟。注意气候变化时保暖,避免寒冷刺激诱发血管痉挛。保持情绪稳定,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抑郁。家属应学习急救知识,备好硝酸甘油等应急药物,发现异常及时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