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与贲门癌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及病理特征。食道癌发生于食管黏膜,贲门癌则位于胃贲门部食管与胃连接处,两者在症状表现、治疗方式及预后上存在差异。
1、发病部位食道癌起源于食管黏膜,根据解剖位置可分为颈段、胸段和腹段食管癌。贲门癌发生于胃贲门部,即食管胃交界线下约2厘米范围内的区域,属于胃癌的特殊类型。两者的解剖分界直接影响内镜检查范围和手术切除范围。
2、病理类型食道癌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占90%以上,与吸烟饮酒密切相关。贲门癌多为腺癌,与胃酸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更密切。病理类型的差异导致两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治疗方案需个性化制定。
3、症状表现食道癌早期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多见。贲门癌早期症状更隐匿,可能出现上腹隐痛、反酸嗳气,晚期才出现吞咽梗阻。部分贲门癌患者因肿瘤出血导致黑便或贫血就诊。
4、影像学特征食道癌在钡餐造影中可见食管壁僵硬、管腔狭窄,CT检查能评估纵隔淋巴结转移。贲门癌胃镜检查可见贲门部溃疡或肿块,超声内镜有助于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增强CT可发现胃周淋巴结肿大。
5、治疗策略食道癌手术需切除部分食管并行消化道重建,中上段癌可能需联合放疗。贲门癌手术多采用近端胃切除,保留部分胃功能。晚期患者均可采用含铂类化疗方案,但靶向药物选择依据病理类型而异。
日常需注意避免烫食、烈酒等刺激因素,出现吞咽不适或上腹隐痛持续两周以上应尽早就诊。术后患者应少食多餐,饭后保持直立位,定期复查胃镜和肿瘤标志物。营养支持可选用高蛋白流质饮食,必要时补充肠内营养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