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开放性骨折需立即就医,首要任务是控制出血、预防感染和固定骨折部位。处理步骤包括清洁伤口、使用抗生素、手术修复骨折和术后康复。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端穿透皮肤,暴露于外界环境,容易引发感染和并发症。及时正确的处理对预后至关重要。
1、控制出血:开放性骨折常伴有大量出血,需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压迫止血,避免使用止血带,以免造成组织缺血坏死。若出血严重,需尽快就医进行专业止血处理。
2、清洁伤口:伤口暴露在外,易受细菌污染,需用生理盐水或无菌水冲洗伤口,去除异物和污染物。避免使用酒精或碘酒直接接触伤口,以免损伤组织。
3、预防感染:开放性骨折感染风险高,需尽早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类或青霉素类,预防感染。术后需继续使用抗生素,并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用药。
4、手术修复:开放性骨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包括清创术、骨折复位和内固定术。清创术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污染物,骨折复位恢复骨骼正常解剖位置,内固定术使用钢板、螺钉或髓内钉固定骨折端,促进愈合。
5、术后康复:术后需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早期进行被动活动,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配合物理治疗,促进功能恢复。定期复查,监测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开放性骨折处理需及时、规范,控制出血、预防感染和固定骨折是关键。术后康复对功能恢复至关重要,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锻炼,确保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